carlendar icon心臟病資訊

港人急救意識不足 猝死存活率低

 
 

港人急救意識不足  猝死存活率低
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呼籲市民「站出來」

「千人齊習急救創紀錄」救急助人 拯救生命


意外導致受傷甚至死亡隨時都有機會發生,如果能在意外發生後及時為傷者進救,便可大大增加其復原的機會,當中包括:創傷、出血、異物哽塞及休克等,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暨世界心臟日2016籌委會主席李樹堅醫生指出,急救對心臟病發且心跳突然停頓的患者尤其關鍵,如能於黃金五分鐘內立即為其進行心肺復甦法(CPR)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(AED),有機會挽救寶貴的生命。然而,研究發現與世界各地比較,港人遇上心臟病突發患者時,會為其進行CPR的比率屬最低,這些突發性心臟停頓患者的存活率亦屬最低,相信與市民對急救、CPR及AED的認知及了解不足有關。

 
 
港人CPR施救率只得16% 患者存活率低
綜合多項國際研究,香港相比其他西方及亞洲國家(美國、歐洲、澳洲、日本、韓國、台灣及新加坡),當遇上醫院以外發生的突發性心臟停頓個案,非救護人員為患者進行CPR的比率最低,只得16%[i],比美國、澳洲、日本、韓國及台灣等少一半以上[ii],[iii],[iv],僅及歐洲的三分一[v];研究同時顯示本港突發性心臟停頓患者的存活率亦屬最低,只有1.5%1,相對存活率最高的澳洲(11%)少接近八倍3,顯示患者的存活率,與能否第一時間獲得CPR救助息息相關。
 

欠缺急救認知 影響施救意識

根據香港大學的數據,只有12%香港居民(16歲或以上)曾接受CPR的訓練[vi]。另外,香港心臟電生理醫院聯會(HK-in-pace)的統計數字亦指出,僅5%港人曾接受AED訓練[vii]。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士暨世界心臟日2016專責財務委員會主席李麗芬醫生表示,由於大部份市民未曾接受過急救訓練,面對意外受傷時難免手足無措,或擔心法律責任及急救程序複雜,因而沒有信心且沒有意識立即進行施救。李醫生指出,拯救突發性心臟停頓刻不容緩,每延遲一分鐘,患者的存活率便下降一成[viii],因此急救必須分秒必爭,稍一猶豫便可能錯失救人機會。
學習急救「無難度」 提升信心拯救生命
其實要增加患者的存活率,關鍵在於提升市民急救的認知及建立施救的信心。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於2015年進行「安心校園計劃」問卷調查,發現227位13歲或以上的高中生經過6小時的CPR及AED學習課程後,相比沒有接受過訓練的121位學生,他們能有信心使用AED的比率高接近7倍,而且會推薦他人學習AED的比率亦多約一倍。
 
 
AED操作簡單,一般市民只要有信心亦能使用。美國有研究比較救護人員及學童對模擬患者心臟病發時的即時反應,發現即使學童沒有接受任何急救訓練,亦能於兩分鐘內使用AED拯救患者,且他們正確使用AED的成功率與救護人員相同,達100%[ix]。
 
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 「千人齊習急救創紀錄」
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致力推動公眾對心臟病猝死的急救認知,特地舉辦「千人齊習急救創紀錄」活動,呼籲公眾及早學習相關知識與技巧,培養救人精神以及社會責任。活動由食物及環境衛生局長高永文醫生太平紳士及「千人齊習急救創紀錄」愛心大使林子祥先生揭開序幕,為全場參加者打氣,然後由香港聖約翰救傷會講師教授基本急救知識、CPR及AED等技巧,並安排全場約1,000名學生、家長及支持機構參加者一同參與學習,共同締造千人齊習急救的紀錄,同時,亦籍此鼓勵市民「站出來」學習急救技巧,當遇上意外時,不單可以救己助人,更能為自己的生命賦予特別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