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lendar icon心臟病資訊

衞生署資料顯示市民進食蔬果份量及體能活動量不足

衞生署資料顯示市民進食蔬果份量及體能活動量不足 

「世界心臟日2013」籲改善生活習慣關注心臟健康

 
心臟病是香港三大致命疾病之一,在2012年導致超過6,200人死亡。由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主辦的「世界心臟日2013」希望市民大眾可以從小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臟病。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亦指出,改善生活習慣,例如健康飲食、恆常運動和不吸煙,是最有效預防心臟病的方法。然而,都市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已經響起警號。世衞的數據指出,水果和蔬菜攝取量不足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,分別導致11%及9%的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死亡個案。香港的情況亦欠佳,衞生署2012年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發現,大部份市民都有1項或以上包括進食蔬果份量不足、體能活動量不足、過重和肥胖,以及吸煙在內的行為風險因素,而且一般未能達到每日進食至少五份蔬果的建議。與過往幾年同類調查的數據比較,進食蔬果不足的情況更有惡化趨勢;此外,市民的體能活動量亦未如理想,普遍未達世衞每週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強度體能活動的建議
 
 

九成半成人有行為風險因素

衞生署於2012年4月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,透過電話訪問向2041名年齡介乎18至64歲的香港市民收集各種與健康風險有關的行為模式的資料,包括進食蔬果的份量、體能活動量、體重,以及吸煙的情況。結果顯示95.2%成人擁有至少1項的行為風險因素,當中以進食蔬果不足的情況最嚴重,超過八成成人每日進食少於5份蔬果(平均每日進食約1份水果及2.2份蔬菜)。對比2008至2010年的同類調查,進食蔬果份量不足的人數比率由2008年的78.0%逐漸上升至2012年的82.0%。此外,2012年的數據亦顯示, 60.4%成人體能活動量未達世衞建議,36.6%根據世衞按亞洲成年人而定的體重分類法屬過重或肥胖,而每日吸煙者則有10.7%。
 
 

雖每日進食蔬果但份量不足

衞生署署理助理署長(健康促進)馮宇琪醫生於新聞發布會上表示︰「世界衞生組織指出,約80%的心臟病是可以透過健康飲食、恆常運動和不吸煙來避免。綜合近年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的數據,進食蔬果份量不足的情況有惡化趨勢。於2012年4月進行的調查發現約八成成年人每日進食蔬菜,而近半則有每日進食水果的習慣,所以問題癥結在於進食量不及建議分量。其實一碗熟菜已經是兩份,成人每日只需1.5碗已經可以達到建議的每日至少3份蔬菜,而一個女士拳頭大小的水果為一份,每日吃2份水果亦非難事。」馮醫生表示政府會繼續透過不
同渠道,在不同場所推廣健康飲食,例如「幼營喜動校園」計劃、「健康飲食在校園」運動、「健康在職」計劃、「有『營』食肆」運動及「我好『叻』」社區健康推廣計劃等,並於每年四月繼續舉辦「開心果月」,積極與各個持分者合作,提倡健康生活模式,致力改善市民健康。
 
 
 
 

多食蔬果有助減死亡風險

針對港人進蔬果量不足,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暨世界心臟日2013專責電視節目委員會聯席主席高德謙醫生引述2011年歐洲一項多達三十萬人參加的前瞻性世代研究 – EPIC-Heart數據,提醒公眾每進食多一份蔬果,因缺血性心臟病去世的機率便可減少4%。每日食用五份或以上,有關風險較每日進食少於三份蔬果者低約20%。另外一項剛於上月發佈的研究亦顯示,多進食原個水果,特別是藍莓、葡萄和蘋果,能減低
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機會。高醫生指出:「醫學界已肯定糖尿病為心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,多項研究均指糖尿病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兩倍,所以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,其實亦等同預防心臟病」高醫生表示,蔬果含有各種元素,例如水溶性纖維、鉀和鎂,均對身體健康有莫大禆益,故提醒市民每天要進食足夠分量,以預防心臟病。
 
 
 

蔬果入饌輕鬆護心

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司庫暨世界心臟日2013專責嘉年華會委員會聯席主席劉雪婷醫生於會上提醒公眾︰「不單香港,全世界都受心血管疾病的威脅,每年導致全球約1,730萬人死亡。誠然,有部分心血管疾病是受遺傳因素影響,不過當中很大部分均由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致。所以『世界心臟日』透過不同活動,教育市民改善生活習慣及關注心臟健康。」世界心臟日將至,學院與衞生署携手呼籲港
人建立健康有營的飲食習慣,盡量多食蔬果,並於每餐加入蔬果元素,花點心思製作一些多菜少肉的菜式;餐與餐之間亦可以水果作為小食,以減少食用高油、鹽、糖的零食;出外用膳時,亦應選擇以蔬果為主的菜式或甜品,與親朋同步邁向為心臟健康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