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lendar icon心臟病資訊

全球頭號殺手 正視三大風險 管好血壓 減心血管病

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殺手,三高飲食習慣、缺乏運動、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要預防心臟病,除了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外,定期檢查注意自己不同的「數字」亦十分重要。保持良好的血壓能有效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高血壓不但會影響心臟健康,同時亦會破壞腎臟、破壞血管、以及增加中風風險。 本報港聞部報道
 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蔣忠想醫生接受《成報》訪問時指出,當收縮壓(上壓)高於140mmHg、舒張壓( 下壓)高於90mmHg,就是患上了高血壓。高血壓主要可分為兩大類,一類是原發性,另外一類是繼發性。原發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高血壓,估計有95%高血壓病人屬原發性。這類病人的病因不明,一般只能靠藥物控制血壓,並無法徹底根治。而繼發性高血壓則是由其他病引起,估計佔高血壓病人的5%。繼發性高血壓主要是由甲狀腺疾病(如甲亢)、康恩綜合症、庫欣綜合症、嗜鉻細胞瘤等內分泌腫瘤引起;另外亦可能因腎病、腎動脈狹窄而引起。只要將病源根治,繼發性高血壓一般都可以根治。
 
高鹽飲食容易患病
 
雖然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不明,但有不同的風險因素,如高鹽飲食習慣、代謝綜合症(肥胖、糖尿病等)都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。此外,有家族病史及年紀大亦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。蔣醫生指,血管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,而血壓亦會因而上升。
 
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主要靠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服用降血壓藥。蔣醫生表示,較為輕微的高血壓(上壓140-159mmHg)可以先透過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來控制血壓,若果血壓仍不受控才使用降血壓藥。但如果病人的高血壓較為嚴重( 上壓160mmHg以上),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亦必須服用降血壓藥以控制病情。現時主要的降血壓藥大致可分為五類,分別是利尿劑、鈣通道阻滯劑、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、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及Beta受體阻滯劑。在一般情況下,病人服藥後就能穩定血壓。但如果病人服藥後仍然血壓不穩,醫生則會從藥物劑量、病人服藥的依從性以及其他潛在病因來判斷下一步的治療方案。
 
居住環境影響護心
 
過往宣揚護心信息,一般會將焦點集中於個人身上,強調改善吸煙、缺乏運動及大吃大喝等個人壞習慣。然而,公眾容易忽略了實際環境對個人作出「護心選擇」的影響,居住環境缺少綠化和運動設施,快餐文化,學校或工作環境提供不健康膳食,生活環境經常接觸二手煙或空氣污染物等,都會影響大家的護心習慣。正因如此,「世界心臟日2015」以「人人強心,處處護心」為主題,希望鼓勵公眾無論在生活,工作,玩樂等環境中都能作出「護心選擇」,以減低自己、家人及朋友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世界心臟日2015將於11月15日於跑馬地馬場舉行心臟健康嘉年華,當中有不同的表演,健康檢查及攤位遊戲,希望向社會各界宣揚護心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