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lendar icon心臟病資訊

冠心病病徵男女大不同

冠心病病徵男女大不同

男運動致心痛 女易氣促疲倦

 
心臟病及中風是全球的頭號殺手,每年導致1,700多萬人死亡。而心臟病的種類很多,包括先天性心臟病、心瓣性心臟病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等,其中以冠狀動脈性心臟病(簡稱冠心病)最為普遍,因心臟病發而猝死的,也多屬於冠心病者。心臟科專科醫生郭妙芳指出,女性患上冠心病的機率會在更年期後十年,變得與男性相若。
 
郭妙芳醫生表示,以前有專家指「女性荷爾蒙可以保護心臟」,但近年醫學界已發現,即使在更年期後補充女性荷爾蒙,亦不會減低患上冠心病的機率。「女性比男性患上冠心病的機率『遲十年』,當中的原因是很複雜,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後的膽固醇成份會有所不同。」郭續稱,女性在更年期後,身體內的低密度膽固醇會上升,而這些膽固醇會影響心臟血管,形成粥樣斑塊,令血管收窄、閉塞。
 
她又指,女性在高血壓方面,在約45-55歲開始發病率上升;加上隨著年紀增長,中央肥胖、糖尿病等問題亦會逐一浮現,換言之部份冠心病的誘因會慢慢出現,所以女性在更年期後十年患上冠心病的機率,會慢慢地與男性「拉近」,六十歲後更變成與男性相若。不過,郭亦表示,女性不一定是更年期後才會患上冠心病,指現時有部份年輕女性為「煙民」,有些個案更有年近三十歲年輕女性要「通波仔」(經皮穿刺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)。而為甚麼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,郭妙芳醫生指,有研究發現,男性巨噬細胞(白血球的一種)在男性荷爾蒙影響下比較容易形成泡沫細胞,繼而入侵血管內壁,形成粥樣班塊而導致冠心病。
 
另外,郭妙芳醫生指,有十大導致冠心病的因素,可分為可以控制及不可以控制的風險因素。「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糖尿病、吸煙、肥胖、壓力,及缺乏運動為可控制的風險因素;而不可控制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、性別,及家族史。」她亦指出,男性與女性在患有冠心病的病徵都會有所不同。「男性的冠心病病徵多會是運動時引致心絞痛,有時更會影響左肩膊及『牙骹』;而女性的冠心病病徵多會是非典型心口痛,運動耐力下降以至容易氣促,及容易感到疲倦。」
 
郭妙芳醫生亦提醒市民,如發現自己有類似病徵,或家族有相關病例,應盡早求醫檢查,切勿諱疾忌醫。郭續指,要預防或治療冠心病,便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,避免進食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高之食物,從而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,透過飲食及運動保持理想的體重,以防肥胖。此外,亦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例如不吸煙、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以及保持心境輕鬆,避免過度緊張,減低精神壓力。如患有高血壓,高膽固醇或糖尿病者,更應該依從醫生指示服藥。
 
2016年9月26日 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