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lendar icon傳媒報導

淋浴前後谷大便增心臟病發風險

醫健:淋浴前後谷大便增心臟病發風險

 
偶有新聞報道,聲稱有心臟病患者在浸浴期間病發猝死,令市民對浸浴有所誤解,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兼心藏專科醫生董光達解釋,於浴室內心臟病發而暴斃,其實與浸浴習慣並不相關,反而淋浴前後去廁所「谷大便」的習慣,以及溫差上的突然轉變會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。
 
董建議長者及心臟病患者,沖涼時可慢慢調節水溫,讓身體容易適應。他又指,部分長者有便秘的情況,當沐浴前後「谷大便」時,腹部壓力會增加,心臟泵血則減少,同時心跳減慢,血壓減低,當放鬆時,心跳血壓回升,短時間轉變對心臟造成負荷,誘發心臟病。
 
日本有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發現,原來浸浴對心臟有正面的影響,平均每周浸浴次數愈多的人,心臟病以及中風的風險會減低。浸浴確有不少好處,當身體受水壓影響,會改善心臟泵血功能,且微溫的暖水可減慢心跳,並降低血壓。
 
浸完熱水忌即浸凍水
不過,董指愈熱並不代表愈好,過熱的水可引致灼傷,長期處於太熱的環境亦容易出現中暑現象。當長者神志模糊,更有機會發生跣親或浸親的意外。
 
而凍水亦會增加心臟負荷,導致血管收縮,誘發心臟病。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日本有浸溫泉的習慣,浸完熱池會立刻浸凍水池降溫,但長者及心臟病人士須注意溫差的轉變。董直言,對一般人而言問題不大,身體懂自行調節,毋須過分擔心;但對長者及心臟病人士,溫差上的巨變會對心臟造成負面影響。
 
應保持室溫不要太低
除水溫外,環境的溫差亦不可忽略,在寒冷天氣下沖熱水涼,一踏出浴缸,身體同樣需要適應巨大溫差。董建議市民沖涼可以加上浸浴,同時水調校在微溫最為理想,避免太熱或太凍,以及突然轉變,另外保持室溫不要太低。為響應下周二的世界心臟日,本報與香港專科學院合作,連續四天推出心臟系列報道,分享日常保護心臟知識。
記者李芷晴
 
本文轉載自2020年9月23日東方日報